以金融“甘泉”润巴山土地

阅读: 时间:2016-11-23

 帮扶带动
  发展一个企业带出一条脱贫路
2007年,李兴标在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大成村,胜利乡瓦窑坪村流转土地3011亩,成立了通江县巴山红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发展,2015年,猕猴桃首年挂果,营业收入1636.72万元。截至今年,合作社在广纳、胜利、板凳、新场、王坪、瓦室5个乡镇的产业基地的猕猴桃均已挂果;陈河、两河口、北斗坪、民胜、文胜、长坪的产业基地的猕猴桃也将在2017年试挂果。
当产业形成规模以后,如何争得市场一席之地,从中获得稳定的收益?2016年,李兴标开始着手修建冷冻仓储库。他说:“合作社的猕猴桃都陆续进入了挂果期,需要有充足的冷冻仓储空间,以应对市场走向。”
合作社成立之初,为了发动老百姓一起种植猕猴桃致富,李兴标决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按照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栽植技术、统一防病治虫、统一订单销售的模式,在沙溪、板凳、胜利、广纳等12个乡镇带动3000余户农户一起种植猕猴桃。他还向老百姓郑重承诺:“你们种的猕猴桃,不分大小好坏,我全都要了,而且以每年的市场最高价收购。好的果子我可以放在冷库销售鲜果,次一点的可加工成饮料、果脯等产品销售。”
随着大量猕猴桃丰收,冷冻库建设刻不容缓,猕猴桃抢购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李兴标手头的资金逐渐捉襟见肘。在此情况下,秦巴农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主动介入,吃透合作社实际情况,经过分析研究后向其贷款800万元。这笔资金不仅解决了李兴标的燃眉之急,更守住了一位带领百姓脱贫致富的企业家的诚信。
发展一个,带动一片。秦巴农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将金融的点滴“甘泉”浇灌在致富产业上,也帮助老百姓赚鼓了“腰包”。通过发展猕猴桃种植,2015年,巴山红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帮助125户贫困户彻底脱贫,3680余户农民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再过三年,可望实现猕猴桃种植户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猕猴桃正以“小果子,大产业”为农户开办了一家家“绿色小银行”。
  不忘初心
  责任上肩让贫困户受益到实处
扶贫工作是巴中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秦巴农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的重要使命。
成立一年多来,公司始终不忘肩上所承担的责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为涉农实体经济输血供氧,培育优势农业产业,助力全市脱贫攻坚。目前,公司支持的涉农项目覆盖全市87个行政村,直接受益农村人口3万人,间接受益农村人口7.5万人,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1500户。
平昌丰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茶叶种植和加工为主的农业公司,公司茶场面积1万亩左右,涉平昌县4个贫困村。该公司采取股权量化的形式,让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的扶贫资金注入公司,公司采取保底分红的形式,确保每户贫困户户均每年可获得2500元的利润分红。“此外,我们还优先流转贫困户的土地,优先让贫困户到加工厂和园区务工,土地流转资金为400到450元每亩,务工费用为80元一天,贫困百姓每个月的收入能达到2400元左右。”
今年7月份,公司由于扩大基地面积,资金周转不灵,便向秦巴农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贷款200万元。
“考虑到我们公司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比较大,公司承诺给我们加大支持力度,主动将担保授权额度提高到了500万元。”提起秦巴融资担保公司的帮助,平昌丰瑞农业公司董事长邹泽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平昌县岩口乡方山村目前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7户,系平昌丰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辖区里的最大贫困村。如今走进这里,一垄垄茶树依山就势,绵延不绝,长势喜人。“今年我家通过土地流转、到园区务工,可以实现脱贫摘帽了!”贫困群众罗猛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他家里有6口人,一共7亩多土地,都全部流转出去种上了茶树。现在他和老伴两个人在园区务工,一年的工资加上土地流转费用就可以达到3万多元。
刚开始得知要在村里发展茶叶,罗猛的心中是充满疑虑的:“茶叶种植面积这么宽,如果公司资金周转不灵,我们的租金能及时兑现吗?”
今年7月,丰瑞农业公司扩建基地陷入资金周转不灵的局面,这让采摘夏茶的罗猛忧心忡忡。然而就在几天后,他得知通过秦巴农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资担保,丰瑞公司获得贷款200万元。几天后,他拿到了自己和老伴采摘夏茶的6000多块钱工资,“多亏秦巴农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的帮忙,让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有这么好的政策支持,相信我们村的产业也会越来越好”!
“通过茶叶产业带动,我们村今年预脱贫贫困户110户,今年我们村就可以摘掉贫困村这顶帽子。”村主任罗群如告诉记者。
  • 打印
  • 关闭
回到顶部